中箭的譬喻

佛陀在祇園精舍講經時,鬘童向佛提問:「世界是有盡還是無盡?世界是有限還是無限?身和心是同一還是別異?生命是有終還是無終?」要求佛陀詳盡解答連串問題,並聲言若不解答,或未能令他徹底明白,就不信佛,不再修法。


佛陀是慈祥誠摯的老師。待鬘童把問題講完後,就對他說:「人生是無常的,而你想徹底明白所有問題之後,才修學佛法,那是很不智的,如果這樣,必定在道理未研究清楚前,因時間不足,人就已先死掉了。」


佛陀再以譬喻說:「有一個人中了毒箭,非常痛苦,親友延醫為他拔除毒箭,他卻固執說;先要清楚一些問題,才再拔箭。


他問誰是醫生?叫什麼名字?住在那裏?有什麼學歷經驗?又問他身上中的箭;是用什麼造的?箭弦是用什麼製成?箭羽是什麼鳥毛?箭的毒性如何?怎樣才算是中毒,是否一定會死?中毒而死的人會怎樣?痊癒之後又會怎樣?……可憐這個身中毒箭的人,為了先要弄清楚問題,才肯讓醫生拔箭療毒,結果問題尚未及解答,他已毒發身亡了。
佛陀對鬘童說:「世界是有盡還是無盡等等問題,無論答案如何,都與我們無關,對人們最重要的是:怎樣解脫生命的痛苦;達到安樂、自在的涅槃境界。」


佛陀為眾生所說:是幫助修學佛法,對修行有關連的方式,能使人去執、入滅、得到寧靜、圓覺和涅槃。


鬘童所注重只是空談,但修行佛法不應浪費時間,探索一些空泛的形而上學問題,應該追求解脫人生痛苦之道,探索生命如何才能出離三界、六道生死流轉,尋求獲得涅槃寂靜。


佛法的四聖諦、三法印、三十七道品、戒定慧等,大乘的六波羅蜜,都指導眾生真修實證,不尚空談,達到福慧雙修,齊成佛道。